解决方案


针对不同场景总结出四大解决方案,分别为:水利水电工程缺陷处理、高铁轨道交通工程缺陷处理、水资源环境工程缺陷处理、新能源发电工程缺陷处理

水工混凝土水下工程缺陷处理解决方案


- 缺陷类型一:

水下混凝土冲坑缺陷

- 工况场景:

水下混凝土冲坑一般存在于过流面水下部位,如消力池、闸底板、泄水冲砂底孔、溢洪道导墙、进水尾水口等部位,另外各种闸门槽、上游面侧墙等部位也常会出现掏空、破损等现象。水下缺陷的检查通常采用水下录像、潜水员潜入水下观测(结合水下电视)等方式确定缺陷的大小、位置及周边情况

- 方案选择:

遵循“先封闭,后密实,再加强”的原则。水下空腔与孔洞处理方法宜包括钢管排桩+模袋灌浆法、模袋灌浆法、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填筑法、水下防渗灌浆法、化学灌浆法等,施工时宜根据空腔与孔洞类型采用一种或几种方法综合处理;

- 材料选择(采用水下环氧类或水下不分散类):

水下冲坑的修补材料一般有聚合物混凝土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两大类。对于修补大体积冲坑或水下淘空洞,普通情况下推荐使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有特殊要求时也可采用聚合物混凝土。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原则上浇注最小厚度应不小于50cm(特殊情况最低不能小于30cm)。薄层修补一般采用水下环氧混凝土。
1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修补,一般可推荐使用MB-NDC水下混凝土不分散剂配制水下不分散混凝土。
2对于薄层修补推荐选择HK-UW-1水下环氧砂浆。在水位变化区、永久位于水下部位的均可使用。

- 设计参考依据(不限):

NB/T11669-2024《水工建筑物水下修复技术规范》